后来的事我们都知道了,柳湘莲先是用祖传的鸳鸯剑下了聘定,后来在宝玉那里对宁府和尤氏姐妹做了一番了解后,决定退婚。
柳湘莲退婚的原因非常简单,他认为:宁府除了门口的两个石狮子,只怕连猫儿狗儿都不干净。那么从小跟着尤老娘在宁府走动的尤氏姐妹,自然也不会是什么贞洁烈女。
于是,柳湘莲的退婚,成了尤三姐自杀的导火索,但这并非主要原因,其实更深层次的原因是,在尤三姐的心中,她是先被男方下了聘定,又被对方悔婚的女子,这在古代来说,是有损闺誉的大事。
虽然尤三姐曾经德行有亏,不算是纯洁的女子,但见到柳湘莲后,她已下定决心痛改前非,要好好过正经人的日子,曾经柳湘莲的聘定让尤三姐觉得终身有靠。
尤三姐从贾琏那里收到了柳湘莲的聘定后,她的表现是:三姐喜出望外,连忙收了,挂在自己绣房床上,每日望着剑,自笑终身有靠。
她怎么也没想到,事情会突然反转,乐极生悲,听闻柳湘莲要悔婚,性情刚烈的她,如何受得了这种屈辱?那么尤三姐有哪些屈辱呢?她的心里至少有两层屈辱。
第一层,她曾德行有亏的自卑心理,让她觉得柳湘莲的悔婚一定是听信了什么人的言语,因而心内嫌弃她;第二层,在过去,女子被下了聘定后再被退婚,往往这一生都很难再抬起头来的,尤其是受了程朱理学影响的明清时期。
当时,有很多女子因为订婚后被退婚而寻死的,因为闺誉一旦被毁,在女子没有任何地位的男权社会,意味着她这一生也就毁了。所以,当她得知柳湘莲执意要退婚时,她的心理活动是:
好容易等了他来,今忽见反悔,便知他在贾府中得了消息,自然是嫌自己淫奔无耻之流,不屑为妻。今若容他出去和贾琏说退亲,料那贾琏必无法可处,自己岂不无趣。
原文中的这段话,已经明确交代了尤三姐的死因,也就是我前面分析的,她受到屈辱的两层心理。
曾为了生存失身于人的尤三姐,只是想要一份属于自己的爱情,想跳出宁府这个肮脏不堪的泥潭,柳湘莲是她默默给自己选定的夫婿,是可以把她救出泥潭的那个真命天子,但她千算万算,没有想到柳湘莲会悔婚。
性情刚烈的尤三姐,如何能够忍受这样被误解,被无端地折辱?于是她想到了死,想到了用生命和鲜血来洗刷自己的冤屈,来证明自己的清白,来明确自己的心志。当她听到贾琏和柳湘莲要出去后,原文有这样的文字:
(尤三姐)连忙摘下剑来,将一股雌锋隐在肘内,出来便说:“你们不必出去再议,还你的定礼。”一面泪如雨下,左手将剑并鞘送与湘莲,右手回肘只往项上一横。可怜“揉碎桃花红满地,玉山倾倒再难扶”,芳灵蕙性,渺渺冥冥,不知那边去了。
现实没有给尤三姐改过自新的机会,柳湘莲也没有给她这样的机会,她只有用死来换回这样一次重新做人的机会。
综上来看,尤三姐的死,就像被父母退了婚的张金哥一样,在那个时代,是偶然,也是必然,尤其对于张金哥、尤三姐这样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刚烈女子来说,更是如此,当她们对爱情所有的美好期盼都幻灭后,当她们的未来之路被堵死后,当她们付出所有努力,依然无法走出泥潭,等待她们的,唯有一死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