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源:雪球App,作者: HindSight后视镜,(https://xueqiu.com/1516479974/315363332)
牧原的股价一直在底部震荡,不少持有牧原的朋友有点着急。我们来谈一谈这个问题。
当然,之前我们也指出过,牧原已经渡过了需要股价上涨才能实现回报的阶段。从今年开始,牧原已经进入到了通过现金流和分红来反哺股东的阶段。今年牧原的分红就有一块多,明年开始,拉平周期看,未来一年两块多的分红是很确定的。按照现在的股价,也已经有5-6%的分红收益率。在低利率时代拿着这样的资产,已经不需要太多操心股价了。但也有不少朋友还是认为分红没有股价上涨来的“爽”。所以我们也聊一聊牧原股价为何一直很疲软的问题。
很多人想到的直接原因就是猪价旺季不旺。8月份以来,猪价一路震荡下跌。虽然跌幅并不大,按照现在的猪价,牧原头均利润也还有300元左右,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利润水平——按照这样的头均利润,明年牧原利润是要创历史新高的。但绵延下跌的猪价的确也没有给牧原股价带来正向刺激。
不过这个因素并不是决定牧原股价的核心因素。其实最近不止牧原的股价疲软,整个“茅指数”为代表的核心资产的股价都在底部震荡。与其说是猪价影响了牧原股价,不如说是因为2019-2020年“茅指数”、核心资产股票的买盘库存过高,这几年这些股票一直处于股票“去库存”更有关系。
很多人认为是基本面决定了股价的走势。格雷厄姆说的,股价短期是投票器,长期是称重机,也给这个观点做了很好的注脚。但如同任何行业一样,股票市场、甚至每个行业、每个股票,也都有自己的周期。股价的变动,说到底是资金和股票筹码供求关系的结果。基本面再好,卖盘远远大于买盘,股价也是下跌。反之,基本面虽然不好,但买盘大于卖盘,股价的方向就是涨。
我们之前也说过多次,依赖猪价波动来决定牧原股票的买卖,获利效果并不好。比如2014年是猪价大跌之年,但如果就此决定不关注牧原,你就错过了股价接近翻倍的行情。2016年是那轮猪周期猪价最高的年份,牧原的利润也首次突破20亿大关,但全年股价却是微跌的。2017年猪价一路下行,但牧原股价反而上涨两倍。2020年,那一轮猪价的高点早已过去一年时间,但全年股价依然涨势如虹。
这里面的原因就是股票周期和基本面周期的错位。拉长时间看,你当然可以说最终还是基本面决定了股价的变动。但从上面的例子也可以看出,两者是经常不同步、甚至是完全相反的。
以2014-2018这轮周期为例,很好的说明了其中的差异。2014年和2015年,牧原上市以后的第一波行情就上涨5倍有余,这其中,既有周期反转的因素,也有牧原刚刚上市、卖盘较少、股票库存较低的原因。而进入到2016年,真正的猪价高点之年和牧原的利润增速最快之年,牧原股价反而疲软了。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前两年的获利盘太多,整个2016年牧原的股票都处于“去库存”的卖出。经过2016年的“库存”释放,牧原股票的“盘面”开始变轻,2017年便重新开启了股价上行周期。你当然可以事后解释2017年是“以量补价”,牧原利润还是稳在了20亿的水平,但牧原的股票不再有更多抛盘,是很重要的资金方面的原因。
所以现在牧原的股价为何还在底部震荡?其实和牧原的基本面没有关系。基本面上,今年牧原的利润虽然没有创新高,但也是历史第二高的水平,从利润角度,股价不应该在底部一直不涨。而且牧原从今年开始正式进入到了资本开支减少、现金流快速增加、分红比例大幅提高的真正的高质量发展阶段,这比利润增长其实更有长远意义,但市场依然视而不见,只能说明牧原为代表的核心资产在2019-2020年的周期中被过分超买了。超买的结果就是超卖,这是2021年后核心资产股价一路下跌的最核心的原因。
从牧原股票“库存”周期角度看,牧原的超买已经“去化”基本结束,最大的标志就是牧原的融资盘一口气从100多亿下降到60左右,已经回到2020年年初的水平。结果就是牧原的股价在去年底创出31元的低点后,哪怕遇到今年年初的“股灾”,但股价也没用再创新低。原因就是牧原卖盘力量最大的时候已经过去了。但卖盘最大的时候过去,不代表股价就能反转,因为现在的问题是买盘不足。即便924之后行情一飞冲天,但现在大部分资金都被吸引到了题材股上面,对牧原、茅台这样的核心资产依然不感兴趣,所以呈现的结果就是股价不上不下——下不去是因为没有更多的卖盘了,上不去是因为买盘还没到来。
至于什么时候会打破这个僵局,我们也不好预测,但股价最困难的时期过去了,现在先安心的收好股息,把股价交给市场先生就好。